大腸癌|女子不煙不酒患大腸癌4期 醫生揭一個飲食習慣成致癌關鍵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4/03/31 12:49

最後更新: 2024/03/31 12:53

分享:

分享:

攝取過多糖分有機會致癌!台灣就有醫生曾分享病例,一名40多歲的女子自問向來吃得很健康,亦沒有吸煙喝酒的習慣,卻確診大腸癌第4期。醫生追問之下,才發現她每天都會有1飲食習慣,或能成為致癌關鍵。

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生陳欣湄曾在節目《健康2.0》上分享,該名女子身材微胖,本身飲食習慣頗為健康,甚少吃紅肉或加工食品,平時亦不煙不酒,卻罹患大腸癌第4期。雖已開始進行治療,但女子在過程中忍不住一直思考:「我到底做錯了甚麼事?」之後醫生進一步追問、為她排除可能性,才得知她有一個相對不健康的習慣:原來她每天一定會喝1至2杯的含糖飲品,攝取大量糖分。

到底糖和癌症之間有何關聯?陳欣湄表示,過度食用精緻糖可能會令身體潛在的癌症問題爆發,其一是體內血糖濃度過度增加,引發胰島素阻抗,繼而增加患癌風險;其二是長期攝取高糖製品容易導致脂肪堆積,而大量的脂肪堆積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,也跟癌症有關。

有見及此,陳欣湄希望女子改掉喝含糖飲品的習慣,不料對方卻認為此習慣十分正常,更反問:「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嗎?」,表示自己每次去飲品店都有一堆人排隊。

對此,陳欣湄指出含糖飲品實際上對身體健康危害很大,建議民眾點單時可按原本習慣的糖分再減掉2成,例如由全糖變成8分糖、8分糖變成半糖,最後減到無糖,循序漸進地抗服高糖的問題。只要身體不再攝取過多糖分,就能減少患上併發症及其他疾病的風險。

大腸癌7大症狀

台灣肝膽腸胃科詹宜學醫生曾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大腸癌病例,並列出以下7大症狀: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大腸癌為全港第2位常見及致命癌症

據本港醫管局癌症統計數字顯示,本港2020年大腸癌新增個案共5,087宗,佔全年新增個案的14.9%,共有2,287宗死亡個案,佔比15.4%,為全港第2位的常見及致命癌症。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,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,大腸息肉如腺瘤性息肉,如不及時切除會發生癌變;早期的大腸癌可能無任何症狀,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、大便習慣改變,如大便變稀或便秘、體重無故下降等。

消化系外科專科醫生劉育志稱,大腸癌在亞洲有年輕化趨勢,50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加,中大亦有研究顯示,本港55歲以下結腸癌患者每年增加1.7%,認為與肥胖有關,因此國際建議大腸癌篩查年齡應由50歲降至45歲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責任編輯:羅嘉欣